各培养单位、硕士生导师: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大力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本着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核心,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整体规划、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分类指导、协同发展,确保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目的,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多样性的特点,制订了学校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见附件,分为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艺术设计等六种)。经过2013年6月25日校学位委员会通过,现下发,从2013年9月开始试行。
专业学位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希望各培养单位、各领域、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在试行过程中深入探索研究,及时总结经验,逐渐完善细则,努力提高质量,为更好地做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提高授学位水平而努力奋斗。
附件:《专业学位不同形式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分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艺术设计等6个。
西安工程大学
2013年7月5日
附件1:
产品研发类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
一、产品研发类总体要求
毕业考核评价可为学位论文考核,亦可综合考核学位论文和实践展示。
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应是对设计产品的创作思考、理论阐释、设计方案、设计要点等。
实践展示水平是毕业考核的重要内容。产品研发类研究生在学期间,须按各领域方向培养要求和可操作的细则,在规定时间内举办不少于两次的不同内容的专门展示。
二、产品研发类论文类型
产品研发:指针对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三、产品研发类论文内容要求
1.选题:针对本工程领域、专业方向的新产品或关键部件研发、设备技术改造及对国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产品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2.研发内容: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性能或技术指标;阐述设计思路与技术原理,进行方案设计及论证、详细设计、分析计算或仿真等;对产品或其核心部分进行试制、性能测试等。研发工作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及工作量。
3.研发方法:遵循产品研发完整的工作流程,采用科学、规范、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研发产品。
4.研发成果:产品符合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性能先进、有一定实用价值。
四、产品研发类论文撰写要求
产品研发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应以附件形式提供图纸、实物照片等必要的技术文件。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5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1.绪论:阐述所研发产品的背景及必要性、国内外同类产品研发和应用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并阐述本产品研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2.理论及分析: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确定性能技术指标,给出设计思路与技术原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详细设计、校核计算和性能分析。
3.实施与性能测试:对所研发的产品或其核心部分进行试制,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及对比分析,必要时进行改进或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4.总结:系统地概括产品研发中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其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产品研发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展望所研发产品的应用及改进前景。
五、考核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选 题 (10) |
1.1选题背景 |
来源于工程实际 系所属工程领域的研究范畴 |
5 |
1.2目的及意义 |
目的明确 具有必要性 具有应用前景 |
5 |
内 容 (45) |
2.1国内外相关研究 |
文献资料全面、新颖 总结归纳客观、正确 |
5 |
2.2研发内容的合理性 |
基本原理正确 产品功能先进、实用 分析、计算正确 |
15 |
2.3研发方法的科学性 |
方案科学、可行 技术手段先进 采用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 |
15 |
2.4工作的难度及工作量 |
具有一定难度 工作量饱满 |
10 |
成 果 (30) |
3.1产品的应用价值 |
产品符合行业规范要求,满足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 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
20 |
3.2产品的新颖性 |
有新思路或新见解 性能先进、有自主关键技术 |
10 |
写 作 (15) |
4.1摘要 |
表述简洁、规范 反映产品研发的核心内容 |
4 |
4.2文字论述 |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 技术文件规范 |
8 |
4.3参考文献 |
引用文献真实、贴切、规范、新近 |
3 |
六、考核评价方法
1.评价内容
(1)以论文形式
论文盲审合格后进入答辩,答辩获得通过。
(2)以(论文+实践展示)形式
论文盲审合格后进入答辩,答辩获得通过;
实践展示(图纸、产品、模型等)获得通过。
2.实践展示(图纸、产品、模型等)获得通过界定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经过省厅级别的鉴定;
(2)获得厅局级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及以上;
(3)技术转让已经应用于生产实际,产生经济效益达5万元及以上(应用单位出具证明书并附生产、销售等原始凭据复印件);
(4)获得科技发明专利(排名前三名)、实用新型专利者(排名第一名)(外观设计专利除外);
(5)实践展示会上,经过学院组织的评定委员会集体评分,作品合格者(≥70分)。
3.评价结论
(1)获得毕业和学位:分数≥70
(2)只能毕业,不能获得学位:70>分数≥60
(3)不合格(既没有学位,又不能毕业):分数<60。
附件2:
工程设计类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
一、工程设计类总体要求
毕业考核评价可为学位论文考核,亦可综合考核学位论文答辩和实践展示。
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应是对设计产品的创作思考、理论阐释、设计方案、设计要点等。
实践展示水平是毕业考核的重要内容。工程设计类(如工业设计工程)研究生在学期间,须按各领域方向培养要求和可操作的细则,在规定时间内举办不少于两次的不同内容的专门展示。
二、工程设计类论文类型
工程设计:指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三、工程设计类内容要求
1.选题:来源于本领域、本专业研究方向的实际需求,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项目,也可以是某一工程设计项目中的子项目,还可以是设备、工艺及其流程的设计或关键问题的改进设计。设计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及工作量。
2.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数据准确,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同时符合技术经济、环保和法律要求;可以是工程图纸、设计作品、工程技术方案、工艺方案等,可以用文字、图纸、表格、模型等方式表述。
3.设计说明:指按照工程类设计规范必备的辅助性技术文件,包括工程项目概况、所遵循的规范标准、技术经济指标等。
4.设计报告: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论证。
四、工程设计类论文撰写要求
工程设计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设计报告作为正文主体,设计方案、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作为必须的附件。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5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1.绪论:阐述所开展的工程设计的背景及必要性,重点阐述设计对象的技术要求和关键问题所在,对设计对象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本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2.设计报告:详细描述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理念、技术原理、设计方法和可行性等;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设计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工程设计项目,还可包括计算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测试分析、仿真实验分析、结果验证等具体描述。
3.总结:系统地概括工程设计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设计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简要论述本工程设计的优缺点,并对工程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五、考核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选 题 (10) |
1.1选题背景 |
来源于工程实际 系所属工程领域的研究范畴 |
5 |
1.2目的及意义 |
目的明确 具有必要性 具有应用前景 |
5 |
内 容 (45) |
2.1国内外相关设计 |
文献资料全面、新颖 总结归纳客观、正确 |
5 |
2.2设计内容的合理性 |
方案合理,依据可靠 合理运用了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 综合运用了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 |
15 |
2.3设计方法的科学性 |
设计方法科学、合理、可行 技术手段先进、实用 |
15 |
2.4工作的难度及工作量 |
具有一定难度 工作量饱满 |
10 |
成 果 (30) |
3.1设计成果 |
设计图纸完整 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
8 |
3.2设计成果的实用性 |
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可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 |
10 |
3.3设计成果的新颖性 |
体现作者的新思路或新见解 |
12 |
写 作 (15) |
4.1摘要 |
表述简洁、规范 反映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 |
4 |
4.2文字论述 |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 |
8 |
4.3参考文献 |
引用文献真实、贴切、规范、新近 |
3 |
六、考核评价方法
1.评价内容
(1)以论文形式
论文盲审合格后进入答辩,答辩获得通过。
(2)以(论文+实践展示)形式
论文盲审合格后进入答辩,答辩获得通过;
实践展示(图纸、产品、模型等)获得通过。
2.实践展示(图纸、产品、模型等)获得通过界定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经过省厅级别的鉴定;
(2)获得厅局级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及以上;
(3)技术转让已经应用于生产实际,产生经济效益达5万元及以上(应用单位出具证明书并附生产、销售等原始凭据复印件);
(4)获得科技发明专利(排名前三名)、实用新型专利者(排名第一名)(外观设计专利除外);
(5)实践展示会上,经过学院组织的评定委员会集体评分,作品合格者(≥70分)。
3.评价结论
(1)获得毕业和学位:分数≥70
(2)只能毕业,不能获得学位:70>分数≥60
(3)不合格(既没有学位,又不能毕业):分数<60。
附件3:
应用研究类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
一、论文类型
应用研究:指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二、内容要求
1.选题:来源于本领域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是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等的应用研究。命题具有实用性,主题要鲜明具体,避免大而泛,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或工程应用前景。
2.研究内容:针对研究问题查阅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仿真或试验研究。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
3.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实验方案合理,数据翔实准确,分析过程严谨。
4.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或实际应用价值,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或新见解。
三、撰写要求
应用研究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5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1.绪论:阐述所开展的应用研究命题的背景及必要性,对应用研究命题的国内外现状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应用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2.研究与分析: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仿真或试验研究。
3.应用或验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或进行验证,并对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局限性等进行分析。
4.总结:系统地概括应用研究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研究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简要描述成果的应用价值,并对未来改进研究进行展望或提出建议。
四、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选 题 (10) |
1.1选题背景 |
来源于工程实际 系所属工程领域的研究范畴 |
5 |
1.2目的及意义 |
目的明确 具有必要性 具有应用前景 |
5 |
内 容 (45) |
2.1国内外相关研究 |
文献资料全面、新颖 总结归纳客观、正确 |
5 |
2.2研究内容的合理性 |
内容明确、具体、适度 研究资料与数据全面、可靠 |
15 |
2.3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
研究思路清晰,方案设计可行 资料与数据分析科学、准确 |
15 |
2.4工作的难度及工作量 |
具有一定难度 工作量饱满 |
10 |
成 果 (30) |
3.1研究成果的价值 |
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可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
15 |
3.2研究结果的新颖性 |
体现作者的新思路或新见解 |
15 |
写 作 (15) |
4.1摘要 |
表述简洁、规范 反映应用研究的核心内容 |
4 |
4.2文字论述 |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 |
8 |
4.3参考文献 |
引用文献真实、贴切、规范、新近 |
3 |
五、评价方法
1.评价内容
(1)以论文形式
论文盲审合格后进入答辩,答辩获得通过。
(2)以(论文+实践展示)形式
论文盲审合格后进入答辩,答辩获得通过;
实践展示(图纸、产品、模型等)获得通过。
2.实践展示(图纸、产品、模型等)获得通过界定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经过省厅级别的鉴定;
(2)获得厅局级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及以上;
(3)技术转让已经应用于生产实际,产生经济效益达5万元及以上(应用单位出具证明书并附生产、销售等原始凭据复印件);
(4)获得科技发明专利(排名前三名)、实用新型专利者(排名第一名)(外观设计专利除外);
(5)实践展示会上,经过学院组织的评定委员会集体评分,作品合格者(≥70分)。
3.评价结论
(1)获得毕业和学位:分数≥70
(2)只能毕业,不能获得学位:70>分数≥60
(3)不合格(既没有学位,又不能毕业):分数<60。
附件4:
工程/项目管理类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
一、论文类型
工程/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一次性大型复杂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各个方面,也可以是企业项目化管理、项目组合管理或多项目管理问题。工程管理是指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工程任务,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的各方面技术管理问题等。
二、内容要求
1.选题:来源于实际需求,是行业或企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本领域工程与项目管理问题。主题要鲜明具体,避免大而泛,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或工程应用前景。
2.研究内容:就某一行业或企业的工程与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并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对国内外解决该类问题的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方法及相关领域的方法进行分析、选择或必要的改进。对该类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设计,并对该解决方案进行案例分析和验证,或进行有效性和可行性分析。研究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
3.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研究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实地调查、定性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
4.研究成果: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三、撰写要求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5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1.绪论:提出研究问题,对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现状进行清晰的描述与分析,重点阐述研究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简述论文的主要内容。
2.理论方法综述:对解决论文所涉及的管理问题的国内外代表性理论、方法进行简要描述,比较和分析各种理论、方法在解决该问题上的优缺点,提出解决本文问题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或方法体系)与技术路线。
3.解决方案:详细描述问题解决方案的分析和设计过程,并给出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4.案例分析或可行性分析:若所设计的解决方案在实际中应用,依据实际结果分析方案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若解决方案尚未在实际中应用,则从理论和应用条件方面分析解决方案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5.总结:系统地概括论文所涉及的所有工作及其主要结论,重点描述论文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案或新结论,简要描述研究工作的价值,同时简要给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四、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选 题 (10) |
1.1选题背景 |
来源于工程实际 系所属工程领域的研究范畴 |
5 |
1.2目的及意义 |
目的明确 具有必要性 具有应用前景 |
5 |
内 容 (45) |
2.1国内外相关研究 |
文献资料全面、新颖 总结归纳客观、正确 |
5 |
2.2内容的合理性 |
内容明确、具体、适度 资料与数据全面、可靠 |
15 |
2.3方法的科学性 |
过程设计与论证合理 资料与数据分析科学、准确 |
15 |
2.4工作的难度及工作量 |
具有一定难度 工作量饱满 |
10 |
成 果 (30) |
3.1成果的可靠性 |
成果明确、具有可信度 成果具有合理性及先进性 |
10 |
3.2成果的实用性 |
成果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可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
10 |
3.3结果的新颖性 |
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
10 |
写 作 (15) |
4.1摘要 |
表述简洁、规范 高度概括和总结研究工作的核心内容 |
4 |
4.2文字论述 |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 |
8 |
4.3参考文献 |
引用文献真实、贴切、规范、新近 |
3 |
五、评价方法
1.评价内容
以论文形式:论文盲审合格后进入答辩,答辩获得通过。
2.评价结论
(1)获得毕业和学位:总分≥70
(2)只能毕业,不能获得学位:70>总分≥60
(3)不合格(既没有学位,又不能毕业):总分<60。
附件5:
调研报告类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
一、论文类型
调研报告:指对相关领域的工程和技术命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本质,找出规律,给出结论,并针对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
二、内容要求
1.选题:来源于实际需求,是行业或企业发展中急需调研的本领域工程与技术命题。主题要鲜明具体,避免大而泛,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或工程应用前景。
2.调研内容: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既要包含被调研对象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又要调研影响该命题的内、外在因素,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调研工作要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
3.调研方法: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调研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实地调查,结合资料收集、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资料和数据来源可信。
4.调研成果:通过科学论证,给出明确的调研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或新见解。
三、撰写要求
调研报告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1.绪论:对调研命题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重点阐述被调研命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简述本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2.调研方法:针对调研命题,主要介绍调研范围及步骤,资料和数据的来源、获取手段及分析方法。
3.资料和数据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调查资料和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和分析,给出明确的结果,并采用数理方法进行可信度和有效性分析。
4.对策或建议:对调研对象存在的问题或者调研结果应用于实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科学论证,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对策及建议应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具有可操作性及实用性。
5.总结:系统地概括调研报告所涉及的所有工作及其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哪些结论是作者独立提出的,简要描述调研成果的应用价值。
四、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选 题 (10) |
1.1选题背景 |
来源于工程实际,内容具体 系所属工程领域的研究范畴 |
5 |
1.2目的及意义 |
目的明确 具有必要性 具有应用前景 |
5 |
内 容 (45) |
2.1国内外相关研究 |
文献资料全面、新颖 总结归纳客观、正确 |
5 |
2.2调研内容的合理性 |
全面,具有一定广度 细致,具有一定深度 资料与数据全面、可靠 |
15 |
2.3调研方案的科学性 |
过程设计合理 方法科学规范 资料与数据分析科学、准确 |
15 |
2.4调研工作的难度及工作量 |
具有一定难度 工作量饱满 |
10 |
成 果 (30) |
3.1调研成果的可靠性 |
成果具体、明确 成果可信、有效 |
10 |
3.2调研成果的实用性 |
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对策或建议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可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
12 |
3.3调研成果的新颖性 |
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或新见解 |
8 |
写 作 (15) |
4.1摘要 |
表述简洁、规范 反映调研报告的核心内容 |
4 |
4.2文字论述 |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 |
8 |
4.3参考文献 |
引用文献真实、贴切、规范、新近 |
3 |
五、评价方法
1.评价内容
以论文形式:论文盲审合格后进入答辩,答辩获得通过。
2.评价结论
(1)获得毕业和学位:总分≥70
(2)只能毕业,不能获得学位:70>总分≥60
(3)不合格(既没有学位,又不能毕业):总分<60。
附件6:
艺术设计类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
一、艺术设计类总体要求
毕业考核评价包含学位论文答辩和实践展示。
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应是对作品的创作思考和理论阐释。
实践展示水平是毕业考核的重要内容。艺术类各学科领域及专业方向须做出具体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须按各领域方向培养要求和可操作的细则,在规定时间内举办不少于两次的不同内容的专门展示。
二、艺术设计类论文
指综合运用艺术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高水平艺术创作技能、艺术表现形式、文化内涵,对具有较高艺术要求的艺术工程、艺术作品、艺术展示、艺术文化、艺术表现手段与设备等问题开展的设计。
三、艺术设计类论文内容要求
1.选题:来源于本领域、本专业研究方向的实际需求,具有较高艺术含量。可以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服装产品、大型文艺策划、动画、环境艺术设计、摄影等,也可以是某一艺术设计项目中的子项目,还可以是艺术表现的设备、工艺及其流程的设计或关键问题的改进设计。设计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及工作量。
2.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数据准确,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同时符合技术经济、环保和法律要求;可以是设计作品、大型策划书、舞美工程图纸、工程技术方案、工艺方案等,可以用文字、图纸、表格、模型、照片、视频、音频等方式表述。
3.设计说明:指按照艺术类设计规范必备的辅助性技术文件,包括项目概况、所遵循的规范标准、技术经济指标等。
4.设计报告: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设计对象进行分析论证。
四、艺术设计类论文撰写要求
艺术设计论文由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组成。设计报告作为正文主体,设计方案、设计图纸、产品和设计说明作为必须的附件。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组成及具体要求如下:
1.绪论:阐述所开展的艺术设计的背景及必要性,重点阐述设计对象的技术要求和关键问题所在,对设计对象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本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
2.设计报告:详细描述艺术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理念、技术原理、设计方法和可行性等;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设计的特点;针对不同的艺术设计项目,还可包括计算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测试分析、仿真实验分析、结果验证等具体描述。
3.总结:系统地概括艺术设计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设计中的新思路或新见解;简要论述本工程设计的优缺点,并对市场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五、考核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主要观测点 |
参考 权重 |
选 题 (10) |
1.1选题背景 |
来源于社会实际需要 系所属研究领域的研究范畴 |
5 |
1.2目的及意义 |
目的明确 具有必要性 具有应用前景 |
5 |
内 容 (45) |
2.1国内外相关设计 |
文献资料全面、新颖 总结归纳客观、正确 |
5 |
2.2设计内容的合理性 |
方案合理,依据可靠 合理运用了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 综合运用了科学方法、高水平艺术创作技能、艺术表现形式、文化内涵 |
15 |
2.3设计方法的科学性 |
设计方法科学、合理、可行 技术手段先进、实用,具有较高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 |
15 |
2.4工作的难度及工作量 |
具有一定难度,专业技能水平,综合艺术修养,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的综合能力 工作量饱满 |
10 |
成 果 (30) |
3.1设计成果 |
设计方案完整,产品优异 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
8 |
3.2设计成果的实用性 |
具有市场应用价值 可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 |
10 |
3.3设计成果的新颖性 |
体现作者的新思路或新见解 |
12 |
写 作 (15) |
4.1摘要 |
表述简洁、规范 反映设计的核心内容 |
4 |
4.2文字论述 |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 |
8 |
4.3参考文献 |
引用文献真实、贴切、规范、新近 |
3 |
六、考核评价方法
1.评价内容
以(论文+实践展示)形式:
论文盲审合格后进入答辩,答辩获得通过;
实践展示(图纸、产品、模型等)获得通过。
2.实践展示(图纸、产品、作品、表演等)获得通过界定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经过省厅级别的鉴定;
(2)获得厅局级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及以上;
(3)技术转让已经应用于生产实际,产生经济效益达5万元及以上(应用单位出具证明书并附生产、销售等原始凭据复印件);
(4)获得科技发明专利(排名前三名)、实用新型专利者(排名第一名)(外观设计专利除外);
(5)实践展示会上,经过学院组织的评定委员会集体评分,作品合格者(≥70分)。
3.评价结论
(1)获得毕业和学位:分数≥70
(2)只能毕业,不能获得学位:70>分数≥60
(3)不合格(既没有学位,又不能毕业):分数<60。